Back
Featured image of post 2021年8-9月总结

2021年8-9月总结

8月写了两篇推送,得到了朋友的好评,并建议我去讲脱口秀。我说我没有那种才华,我不是创造者,我只是幽默的搬运工,灵感都是男的给我的,而我已经耗尽了素材。

朋友:女人需要男人就像脱口秀演员需要素材。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虽然心知我大约没有那种才华,但我还是抱着「万一呢」的心态看了李诞的新书《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第二章开头李诞写:

要意识到你的全部人生

都理应要为你的创作提供养分,

为它服务。

我的读后感:1.我讨厌半句一换行的格式;2. 我写东西 (尽管我写的东西比起「创作」更符合「记录」) 给我人生其他的部分提供养分,而不是反过来。

我接着往下读。紧接着第三章:

你的量够吗?能不能做到每天起来先写五个段子再去玩手机呢?能不能做到每天睡觉前把早上写的五个段子改得更好呢?

我: (这是杨奇函在和我说话吗?) 不够。不能。不能。

我:再见,脱口秀。

《碎片》

我终于读完了费兰特的《碎片》。《碎片》我断断续续看了4个多小时,但它至少为我带来了50个小时的安眠,谢谢费兰特,各种意义上的谢谢。

别误会,这是本好书,不过诘屈聱牙的翻译腔读起来略微有些费劲,加上书信集的形式让我很容易在每封信的末尾产生一种「终于结束了」的松弛感,于是进入昏迷式的沉睡。

费兰特讲了很多她的创作理念,我没什么记得特别清楚的 (当然,因为我睡着了),但我记住了她在出版「那不勒斯四部曲」之前笔耕不缀地写了十年,都在抽屉里。

我想起陈春成的小说《传彩笔》里有一支能写出伟大作品的笔,但作品除了作者谁也看不到。小说的主角为此感到苦恼。但我很确定,这支笔我只会用一次。

不管作品是不是伟大,书写的动机里有多少是为了让人看到呢?创作到底是为了让内容被产生还是被看到?是否没有观众的创作才是对创作行为本身的热爱,才是超越虚荣心超越认同感超越自身价值的呢?

我很清楚我做不到只写给自己看,如果没有人看没有回应我大概率不会写东西。尽管我写的东西也没有很多人看,但我总会发在一些有可能得到观众的平台而不是自己手机的备忘录,就像以前别人写在上锁的日记本小心翼翼地避免家长发现而我写在QQ空间。我总会想象我自言自语也会有一些人感兴趣。

这不就是「普通且自信」?

《再见爱人》

当我觉得我又懂男人了,看了《再见爱人》以后我觉得我还是不懂,我完全不懂,我真的不能理解。

就,我以为的:

实际上的:

然后他还可以理直气壮地怪罪自己的妻子在众人面前不站在他这一边。

然后他的妻子示弱服软道歉了。

我感觉我也不懂女人。

化妆品

我有时候也觉得我不懂以前的自己。

最近为了搬家在断舍离,翻出了一堆化妆品和护肤品,我用了三年四次搬家意识到我最后一次用这些东西就是上一次了,终于狠下心来把它们扔进了垃圾桶。

我给茶茶丸展示底部是磁铁的自组盘,茶茶丸流露出我看他给我展示玩具枪时候的同款表情:敷衍中带有一丝出于责任感和爱的尊重同时无法掩盖自己其实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的漠然。

我扔掉了几个包装花里胡哨的巨大眼影盘,剩下的化妆品都挤在那个纯黑的自组盘里,朴实得不像化妆品。当年我花那么多钱和心思购入这些能让我「变美」的且拥有美丽外表的商品的时候,是否会想到,几年过后我只留下了一个与美沾不上边却又从各种意义上浓缩了我的审美的黑盒子呢?

找公寓

搬家找公寓让我们俩心力交瘁,关于公寓的要求我们列了一个长长的清单,而唯一一个符合所有要求的公寓在我们去看的前一个晚上被人订了。看到它从网站上下架的时候我们还在互相安慰「也许实地看看就会觉得这个房间也不过如此」,但第二天看到小区环境和设施的时候我心里想的却是「ta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开车回家的路上我俩哭天抢地,我说我失恋都没有这么难过,茶茶丸说我也是。

朋友安慰我:

Built with Hugo
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
头像/favicon由588ku设计 Pngtree.com